导读:湖南省湘北职业中专学校历史悠久,始于1903年,历经多次更名迁址与转型。学校在不同阶段取得显著成绩,现拥有多个专业群和专业,校企合作成果显著。未来将继续培养人才,为地方发展作贡献。
湖南省湘北职业中专学校(简称湘北职专)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。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,历经多次更名与迁址,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教学、实训、就业于一体的现代化职业教育名校。以下是湘北职业中专学校详细的办学历史概述。
1903年,石门县知事陈福荫奉令在石门县城上河街公所在地兴建校舍,创办石门县小学堂,这是湘北职专的前身。当时,学校主要承担小学教育职能,为地方培养了一批批基础教育的优秀学子。
1905年,学校更名为石门县官立高等小学堂,进一步提升了办学层次和教学质量。这一时期,学校逐步形成了严谨的办学风格和优良的校风。
1912年,学校改办中学,学制四年,更名为石门县立中学校。这一变革标志着学校开始向中等教育转型,为地方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。
1914年至1942年间,学校经历了多次迁址和更名。1914年2月,学校迁往夹山寺;1915年9月迁回县城,以西门巷旧考棚(科举时期的考场)为校址;1924年8月,学校改办三年制初中,更名为石门县立初级中学;1925年2月因军阀混战迁往白云山江宅;1939年2月迁至距县城65里的南圻竹坝桥办学;1942年学校重新迁往县城,以秀峰书院为校址办学。这些变迁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教育发展的艰辛历程。
1960年,学校奉命改名为湖南省石门县第二中学,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完全中学。这一时期,学校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学生,为地方和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。
1984年8月,县委、县政府成立“石门县职业中学”,标志着学校开始向职业教育转型。这一转型是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,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。
1987年,学校更名为“石门县第二职业中学”,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。在这一阶段,学校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,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联系,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。
1995年9月,石门县第二职业中学与石门县第二中学合并,更名为“湖南省湘北职业中专学校”。这一合并是县委、县政府为了促进全县职业教育发展而作出的重要决策,旨在整合教育资源,提升职业教育水平。
1995年至2009年间,湘北职专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。学校坚持“校有特色,教有特点,学有特长”的办学方针,牢固树立“以人为本,质量立校”的办学理念,面向市场办学,积极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。这一时期,学校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和荣誉:
同时,学校还获得了“团中央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合格单位”、“省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省安全文明单位”、“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”、“省园林式单位”等荣誉。
2015年4月,湖南省湘北职业中专学校异地新建项目正式启动。该项目规划用地500亩,分两期进行建设。一期工程用地349.8亩,建筑面积约100290.2平方米,总投资约4.2亿元。项目建设充分考虑职业学校特点,严格遵循“前瞻性、实用性、艺术性”的标准,致力于打造一流职业学校。
2018年8月,湖南省湘北职业中专学校正式搬入新校区。新校区位于石门县二都街道办千烽社区,占地350亩,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。这一搬迁标志着学校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。
在新校区,学校继续秉承“崇德、尚学、精技、强体”的育人理念,形成了校企合作、中高职贯通与对口升学相结合的办学模式。学校开设了现代农艺专业群、电子信息专业群、现代制造专业群等多个专业群,下设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、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、汽车运用与维修、现代农艺技术、果蔬花卉生产技术、计算机应用、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多个专业,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发展空间。
近年来,湘北职专在教学质量、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:
如今的湘北职专人,正承载着新的希望,驾驭着新的机遇,朝着有特色、创品牌、建名校的目标阔步前进。学校将继续坚持“以人为本,质量立校”的办学理念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,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,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综上所述,湖南省湘北职业中专学校历经百年沧桑,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学校将继续秉持优良传统和办学理念,不断创新和进取,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和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而努力奋斗。
免责声明: 本网站文章《湖南省湘北职业中专学校的办学历史》内容来源均为网络转载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请读者仅作参考。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将在48小时内核实处理。